活化利用传统村落  助力巴中乡村振兴

2023-07-05

巴中坚持全域动员、保护优先、活化融合、集中连片,全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。

一、全域动员,营造齐抓共管氛围。健全机制。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,住建、文旅等部门为成员的传统村落保护联席会议制度,出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,构建市级指导、县级主导、镇村主力、村民主体的保护利用工作机制。梯次申报。以全市122个建制乡镇为基本单元,开展传统村落资源调查普查,摸清村落数量、种类、分布及生存状态,建立“一村一档”,按照村庄现状研判排序,分级分类梯次管理,依次申报争取纳入国省名录。政策引导。对入列名录村,在项目资金、产业布局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,全市173处文物保护单位、7542棵古树名木、3500余栋传统民居建筑实现挂牌保护,112个村落列入四川传统村落名录,其中2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数量居全省前列。

二、保护优先,守住村落根脉本底。规划引领。坚持“一村一方案”“每村一张图”谋划推进,完成2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73个四川传统村落规划编制,全面启动12个新增入列村落规划编制。刚性执行规划,推动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农房改造等均让位于保护,留住“形”更守住“魂”。保护提升。编制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指南,制定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利用等标准,强化对修缮维护、日常管养、活化利用指引,保护修复和提升了623栋传统建筑风貌,形成了一批传统风貌建筑组群。强化约束。发挥自律自治和祖辈遗训双向约束作用,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村规民约,以修缮、保护、提升历史街巷格局为重点,强化川东北传统村落街巷院落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保护。累计投入2亿余元,实施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57个,修缮祠堂老屋450个、古建筑群3万平方米。

三、活化融合,探索多元利用模式。赓续历史文脉。推动民风民俗和传统农耕文明双重保护传承,采取自建、捐建等方式建成村史馆(农耕文化博物馆)198个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积极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全市现有国、省、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,开发精品旅游线路15条。强化非遗传承。加强非遗文化挖掘收集、推荐申报工作,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、省级23项。强化传承主体培育,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、进课堂,厚植传承力量,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、省级18名、市级108名。举办非遗节庆旅游活动,通江县梨园坝村已连续3届举办“巴古村·奋进梨园”民俗文化节。发展特色产业。依托村落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民宿,实现“农房变客房、农户变房东”,发展“巴山民宿”24家,张家院子被评为天府旅游名宿。培育发展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,依托村落发展景区11个,恩阳古镇、白衣古镇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镇。

四、集中连片,打造示范引领样板。突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。整合民俗遗产等资源,以通江县国、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试点县为带动,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总体项目策划方案,探索“连点—串线—成片”发展模式,连点成线、由线成面。实施示范县扩面行动。以县域为依托,理顺传保护体制机制,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顾问团队,培育平昌县、恩阳区争创四川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县,实现由单个村保护向集中连片保护、由单个县示范引领向全域引领转变。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。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统筹实施保护利用、产业发展等项目,探索创新市场运作模式,推进开发利用协同和错位发展。南江县龙泉村引入华润慈善基金1.5亿元,恩阳引入陕西袁家村投资1.5亿元,通江县王坪村引入省能投文旅集团投资1亿元,以租赁+修缮+运营等模式,推动整体保护和利用。

泥溪镇梨园坝村

沙溪镇大井坝村

沙溪镇王坪村

沙溪镇学堂山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版权声明 相关链接 网站访问量:1232480

电话:13350630999

四川智慧全景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12891号-2